1954年,位于古巴的栈桥码头上,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朗姆酒的浸润中获得了创作灵感,写下《老人与海》这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作品。
两百年前的加勒比海岸,它是常年海上航行的海盗们的;村上春树在《海边的卡夫卡》中,说“诗与象征性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,一如海盗和朗姆酒”;英国小说家史蒂文森,将它写进以冒险为主题的小说《金银岛》里。
作为世界第三大名酒,朗姆酒贯穿人类文明史,与自由、冒险、探索密不可分。它,酒体晶莹剔透,有甘蔗原汁的果香,蔗糖的微甜以及橡木的香味,使得它具有了回味长久,层次清晰的口感。这种口感不仅带有欧洲传统的典雅与庄重,同时还带有加勒比地区的野性与沧桑。
世界上流行这么一句话,“有甘蔗的地方,就会有朗姆酒”。然而作为世界甘蔗产量名列第三的,却无法生产出朗姆酒。必须生产制造出自己的朗姆酒,为了这个情怀,他耗费了整整三十年的青春年华,这就是今天的主人公邹毅,让我们跟随猎云网一起走进他的朗姆酒以及背后的故事。
邹毅
30年潜心钻研打破国内零技术状态
朗姆酒起源于古巴,由甘蔗制造而成。在2010年之前,在关于朗姆酒的生产技术、工艺指标、理论知识、行业标准和生产企业等方面始终处于零状态。虽然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国内相关研究院与名酒企业都尝试进行了研发,但不是失败了,就是技术没有得到认可。
时间追溯到1983年,23岁的广西大学制糖工程本科毕业生邹毅,也开始关注和研究朗姆酒。他从华南理工大学前辈那里获得部分的朗姆酒研究材料。根据材料他开始技术研发。没想到的是,这一开始就用了整整30年,正是这30年让他成为了朗姆酒人。
期间,他留学海外,经过多年研究,攻克朗姆酒生产的所有核心技术,获得了多项朗姆酒的生产专利,分别是《甘蔗酿制重质朗姆酒技术》《糖蜜酿造轻质朗姆酒技术》《糖蜜酿造伏特加酒技术》、《生产水果朗姆酒技术》《生产水果白兰地酒技术》、《糖蜜生产混合型朗姆酒的方法》以及实用新型专利《间歇式兰姆酒蒸馏釜设备》等。